[稿件來源]:院辦 [作者]:江源科考 [發布時間]:2021-07-01
瀾滄江是中國西南的一條大河,干流全長4688km,流域面積79.5萬km2,中國境內干流長2194km,流域面積16.5萬km2,青海境內干流長448km,流域面積37075km2,多年平均徑流量112.8億m3。
扎曲:瀾滄江干流青海省境內名稱,又作雜曲,系藏語音譯,意為“從山巖中流出的河”。瀾滄江被稱為“無源之水”,發源地界定存在爭議,其文化源頭位于一處名叫扎西氣娃的高寒濕地,而地理源頭位于雜多縣扎青鄉昂鬧村北部的拉寧查日山,流域面積18509km2,河床砂礫石質。河流水系發育,流域面積大于1000m2的河流有9條,流域內小湖泊星羅棋布,共206個,總面積約3.48km2,年降水量500mm以上,年徑流量在43.52億m3。
子曲:扎曲左岸一大支流,又稱“孜曲”藏語音譯,意為“百花草河”,干流全長299km,流域面積12852km2,青海省境內干流長277km,流域面積8212km2。子曲流域呈條狀,羽狀水系,一路在峽谷中曲折穿流,河床多為石質。多年平均降水量525.1mm,多年平均徑流量28.03億m3。
吉曲:扎曲右岸一級支流,又作解曲,流出青海省后稱昂曲。發源于青海省與西藏交界的唐古拉山瓦爾公冰川,海拔5660m。干流全長520km,流域面積16872km2,青海省吉曲流域面積9461km2,條狀流域,羽狀水系,干流偏于流域左側,較大支流均發源于右側,河床以砂礫石為主。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571.9mm,多年平均水面蒸發約950mm,多年平均徑流量33.28億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