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安全與災害防治研究所 (原大壩安全監測研究所)是國家大壩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主要依托專業所,也是水利部水工程安全與病害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水利部山洪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主要依托專業所。 研究所集中了一批理論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的水利水電及巖土工程專家,擁有全站儀(TM30、TCA2003)、GPS(leica 1230)、水準儀(DINI03)、地面三維激光掃描系統(RIEGL Z420i)、水下多波束測深系統(SeaBat7125)、水下無人探測系統(Stealth2 ROV)、分布式光纖測量系統(NBX-6000、DTS5100-M10-02)、探地雷達(SIR-20)、連續表明波系統等一批世界一流的安全監測、測量、物探等儀器設備。主要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及其它巖土工程安全評價與安全鑒定、安全監測與檢測、隱患探測、地質災害監測與預警預報、水下隱患探測與安全檢查、工程測量、水下測量、水下檢查等。 研究所通過了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擁有“工程咨詢資質甲級”、“國家計量認證資質”、“國家測繪工程測量甲級資質”、“國家測繪海洋測繪乙級資質”、“大中型水庫大壩安全評價”、“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蓄水安全鑒定”、“大中型水閘安全評價”、“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設計”等專業資質或資格。 研究所的專業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是國內最早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安全監測與安全評估研究及技術咨詢的科研單位之一,完成了十余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攻關、省部級基金等科研項目。承擔或參加了長江三峽、葛洲壩、湖北丹江口、清江隔河巖、水布埡、四川向家壩、錦屏、廣西巖灘、江西萬安、云南漫灣、景洪、貴州東風、雙河口及鄂、湘、贛、皖四省長江重要干堤等國內100多個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的科研及技術咨詢工作。研究成果多次榮獲國家級及省部級獎勵,其新技術、新產品為相關行業解決了大量工程技術的難題,為監控和保障水利水電等工程建筑物安全運行提供了技術支撐。